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双创”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发布时间:2022-05-23 作者:周光礼 罗闻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期聚焦·“双创”教育

编者按: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本期,高教周刊聚焦高等教育领域如何深层次把握“双创”教育的价值,并有效促进“双创”教育提质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得市场用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此外,结构性就业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仍然存在。

面对上述问题,要促进就业,就必须抓好重点群体,尤其是作为城镇新成长劳动力主力军的高校毕业生群体。据报道,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前所未有。

在促进就业的各项行动中,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被寄予厚望。在高等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以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的精神和素养为核心,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带动引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变革创新。”

创业活动是人力资源市场与职业环境高度不确定条件下的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能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环境的变化。当前,高校应以发展创业能力为导向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从而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进而加快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现实困境:

    “双创”教育存在三大问题

创业活动是人力资源市场与职业环境高度不确定条件下的就业,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环境的变化。然而,我们也发现,当前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是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质认识不足。少数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狭隘地理解为“培养企业家”,以创业竞赛、创业投资论坛等形式替代实质性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遮蔽了创业的复杂性与风险性,更导致创业教育渗透性不强、浮于表面。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体系还不完善,本土化理论经验不足,导致创新创业教育难以有效地服务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同时,少数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目标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存在实践教学措施不足、通用能力培养不到位等问题。同时,不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未利用好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三是创新创业教学资源适配性较低。少数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随意性大、缺乏章法,使得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流于表面。同时,部分师资缺乏创业实践和社会经历,很难胜任指导教师的角色,从而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推进。

    改进措施:

    调整人才培养基本目标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在一定意义上是基本目标的挑战,即如何在追求知识与服务社会之间、在专业知识传授与通用能力培养之间、在适应职业需求与塑造基本素养之间取得平衡。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对基本目标作出战略性调整:从知识走向能力,从专业能力走向通用能力。

以党的领导为根本遵循,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基于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牢牢抓住大方向,紧跟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明确以创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教育目标与重点内容,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确保不走错路、不走歪路、不走偏路。在此基础上,加强各级政府与高校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战略位置,从个性化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配套体系建构等方面入手,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

以个性化培养为重要抓手,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性与特色性。由于不同高校的专业布局、学科特点、科研优势、师资力量、生源特点等存在差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重点内容以及内外部可调配资源等各有不同。关注不同高校的独特优势,充分探索适合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特色路径,推出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精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激发创业激情的有效途径,更是各高校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科学化、常态化、长效化之路的必然要求。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定位与学科特点,推出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为各类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与资源;根据不同学生的意向分层、分流、分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高潜力、强动机的人才提供个性化培养通道,充分挖掘其创新创业潜力,打造教育典型。

以立体化课程体系改革为关键载体,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安排,是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载体。高校应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动态调整机制。一是以培养通用能力为目标,确保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深入性。创新创业课程的目标不能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高校要高度聚焦通用能力、社会技能和个性发展方面的培养。二是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为导向,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灵活性。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既要重视理论的思维模式和学术问题解决方式,又要重视职业的思维模式和现实问题解决方式,将实习实训、基于项目的学习、产教融合等融入课程体系中。三是以推动跨学科学习为平台,拓宽创业能力培养的广泛性。通用能力的提升对跨学科学习的广度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建立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课程体系,努力打造一批多学科交叉渗透课程,拓宽学生多学科知识面,保证其未来竞争力与发展动力。四是以推广专业课程通识化为途径,提升大学课程培养创业能力的全面性。

以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为基本依托,奠定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扎实基础。建设一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是高校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备条件。因此,高校应当加快构建高水平、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切实承担起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的使命。具体来说,一是创建教师与创业导师资源库,通过多种人才引进形式与校企合作方式,吸纳各类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扩充教师资源,完善多元化教师结构,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资源保障。二是将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师培训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系统的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搭建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平台与培训基地,并选拔具有潜力的年轻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做好人才储备。三是加强高校教师与企业人士的交流合作,开拓教师的视野,增强其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推进与完善企业导师制度,聘请杰出校友、企业家和行业代表人士作为创新创业导师,为学生提供点对点的创新创业指导,为高校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机制创新提供最佳试验田。

以全方位配套体系改革为有力保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高校的部门设置、条件保障、政策支持等都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支撑保障。在硬件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就要舍得投入、加大投入、落实投入。高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方针,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工作的开展。可以设立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基金,为创业教学、创业实践、风险投资、企业孵化、成果转化等提供资金支持。特别要注重在教育实训方面的投入,建设实体化教学基地,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环境与设备支持。同时,还要注意学校创业教育氛围的营造,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在软件方面,打破传统创业教育形式限制,大力深化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产教融合制度,通过校外协同合作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共建,深度挖掘可利用资源,共建创业实践基地等,为有创新创业想法和能力的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撑。

(作者周光礼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闻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中国教育报》2022年05月23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