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大体育观协同推进高校体育事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1-10-14 作者:丁凯 李佩洁 来源: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人民健康,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他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建成体育强国,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是新时代赋予中国体育事业的新定位和新使命,要以大体育观推进体育教育事业发展。

当前大学生体质提升面临着某些现实困境。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阶段不仅是培养专业技能的黄金时段,更是塑造青年精神气质最重要的阶段,大学生的体育和实践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环节。1985年以来,国家先后组织七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2021年9月,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有关情况。据悉,自2014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3—22岁年龄段学生优良率从2014年的14.8%上升到2019年的17.7%,但19—22岁大学生年龄段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只上升了0.2个百分点。当前学生体质与健康总体呈现好转,但由于电子产品等社会因素影响,青少年的近视、肥胖等问题依然严峻。

社会发展对于大学体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同时,脑力劳动增加、体力劳动减少,为数不多的户外活动也大量使用私家车、电动车等代步工具,身体活动的频率和强度都在明显减少,容易导致肥胖率增加和身体素质减弱。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个年龄层的人工作、生活、娱乐、休闲都严重依赖手机和网络,部分青年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久坐不动以及视力下降的现象非常普遍。另一方面,由于中高考体育这个指挥棒的影响力还比较弱,大学生的体育课时相对较少,课程学习和时间安排自主性强,很多大学生在生活自理与自律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难以养成主动坚持锻炼的习惯。大学生在校期间坚持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弥补社会生活中普遍的体力活动减少所带来的体质弱化,更能通过运动实践来锻炼意志、增进社交和友谊、提高生活幸福感。因此高校的体育,一方面在当下承担着提高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的迫切使命,另一方面也有着教化育人、振兴民族精神的长远目标。大学体育关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是高校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使坚持体育锻炼成为大学生培养积极人生态度的内在动力,也要使体育成为高等教育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助力。2014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决定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大力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形成了主题性群众体育品牌。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健康中国重大战略部署,《“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量化目标,充分说明国家对增强学生体质、实现健康中国的决心。伴随全民健康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的体育要努力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收获乐趣,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大体育观引领体育事业发展。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体育与德育、智育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认为体育对于我们,“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身体是“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因而他赞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主张。近代有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增生、让大脑的神经网络更丰富,由此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由于运动能促进分泌多巴胺,爱运动的人能更快摆脱抑郁和压力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在读期间多数大学生除了有专业学习的繁重压力,还面临着思想品德修养、实践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拓展、心理健康保持等多重任务,而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大脑发育,还有利于心理健康。因此体育并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我们要从宏观上树立起大体育的整体观,认识到体育事业与文化、科技、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密切联系,将体育和学校的思政课程、学科训练、实践培育、职业发展等多方面融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实践教育、文化教育等多种渠道的作用,实现多种育人平台的有机融合。

要立足于体育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以大体育观引领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由于受学时限制,大学生的体育课时并不多,而且必修课主要集中在低年级,高年级以选修课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靠进一步增加学时才能达到体育的目标。以往的经验表明,以通过考试和获得学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育模式并不利于形成正确的运动观和健康观,课堂上老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段集中传授理论知识和示范,只有课后大量的自主练习才能真正发挥体育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体育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锻炼的自主性和终身可持续性。因此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在大思政工作的框架下坚持以体育人,把强化体育精神、坚持身心并育作为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与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通过体育来增强大学生的坚强意志、拼搏精神、公正思维、平等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要运用好教育评价这一指挥棒,把体育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教学评估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要重点加强对“体育+”系列专业的建设,激励各高校引入国内外一流体育人才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以专业体育人才来带动体育相关学科的整体发展,培养一大批既精通体育实践,又深谙体育理论,还能够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科研创新和知识传播作用的高质量人才,通过“体育+”学科建设的质量提升来带动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在衡量体育的成效时,要不断完善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方法,使其成为观测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风向标。充分运用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数据,将全面提升体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要以重要赛事为契机孕育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引领体育时尚风向标,鼓励当代大学生以青春之体魄展现奋斗之风貌。近年来,我国参加或举办的重要体育赛事越来越多,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38枚金牌,年轻一代的中国运动员以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开放自信的精神气质成为当代青年的偶像。即将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又将是再一次展现国家形象、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体育文化的重要契机,为此,我们要通过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风尚,通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在高校培育浓厚体育文化氛围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从而减少“腐宅文化”、病态瘦身等对年轻人的影响,让他们体会到健美的身材和奋斗的精神才是健康的潮流。

要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借助体育产业的高速度和高质量发展来助推大学生体育教育改革和实践。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体育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21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将达5万亿。高校体育要充分把握时代机遇,通过运用学校、政府、社会合作的多种模式,吸引更多专业力量和社会资本,特别是相关公益资金参与到高校体育教育事业中来,在保证体育产品公共性及其服务满足学生需求的前提下进行专业化、市场化运营,以较小的交易成本实现各方利益共赢共享,使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惠及更多在校学生,为培育终身体育爱好者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战略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14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