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科占学科门类的三分之二,占专业种类和在校学生数的半壁江山,文科教育的振兴关乎高等教育的振兴。高等文科教育应精准把握高等教育新形势,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新时代;新文科;创新发展
高等教育是兴国强国的“战略重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要求高等教育率先实现创新发展。文科占学科门类的三分之二,占专业种类和在校学生数的半壁江山,文科教育的振兴关乎高等教育的振兴。高等文科教育作为培养青年人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应精准把握高等教育新形势,积势、蓄势、谋势,识变、应变、求变,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未来已来:把握高等教育新形势
把握高等教育新形势就是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中国发展大势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大势。
1.高等教育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关系、国际秩序、地区安全、社会思潮、全球治理都在急剧地重塑、重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也为未来发展带来一系列挑战。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但不稳定、不确定现象和倾向日益突出,世界面临着重新陷入分裂甚至对抗的风险。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收缩5.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程度最深的经济衰退。文化交往速度加快、信息量增大,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并存。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Rethinking Education: Towards a Global Common Good?)报告强调,世界正在变化,教育也必须改变。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亟需积厚成势、蓄势待发、谋势而动。
2.高等教育要把握中国发展大势
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是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到了高等教育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新成就,“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二是新目标,到2035年基本建成教育强国;三是新要求,“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四是新动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变”与“高质量”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两个关键词,而“创新”是最关键、最核心、最动人的要义。中国高等教育也唯有创新,才能以变应变,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3.高等教育要把握自身发展大势
高等教育要满足新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做好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影响巧实力、战略锐实力的关键推动力、主要贡献者和重要发源地。
高等教育要适应新变化。经过多年发展,高等教育出现了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地位作用,高等教育从“基础支撑”到“支撑引领并重”,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红利和牵引动力。二是发展阶段,高等教育2019年在学总人数4002万,为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达到51.6%,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开始成为多数人职业生涯的“基础教育”。STEM毕业生人数是美国的6-8倍,据QS测算,高等教育体系实力(2018)全球第八、亚洲第一。三是类型结构,按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从“金字塔”到“五指山”,从原先的“相对单一”到“更加合理、类型齐全、体系完备”,多样化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四是舞台坐标格局,中国高等教育已在世界舞台、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中谋划发展与改革,参与竞争与治理。
高等教育要把握新特征。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化、现代化是中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的基本特征。应包含多样化的质量标准、评价标准、发展类型、发展路径,并注重开展个性化培养,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因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教育变革和创新,具备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化特征。各学校需要推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特别警惕“身子”进入普及化,“脑子”还在大众化,习惯还在精英化的问题。
高等教育要接受新考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高等教育要提高服务能力、引领能力、治理能力,才能成为面向世界、立足当下、赢得未来的国之战略重器,以及提高国家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锐实力的战略引擎。
高等教育要迎接新变革。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指出,“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并在多个场合强调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相应的任务、要求和方法也要审时度势做出改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就要抢抓战略机遇,加快推进高等教育识变、应变、求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上讲到,“除了创新,教育无路可走;除了革命,教育无路可走”,这是革命性的转型,而不是小修小补的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必须进行重大变革,才能进入新时代、赢得新时代、引领新时代。
唯变不变:迈入提高质量新时代
2018年8月,中央文件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贡献水平,发展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新”不是新旧的新,是创新的新,是整个发展思路、标准、路径、技术方法和评价等系列新变化。“四新”建设是要提升国家的元实力——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生态成长力,全民健康力,“四新”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战略举措,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
新工科百花齐放,日新又新。新工科即“新的工科专业、工科专业的新要求、深度交叉融合再出新”。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到北京指南,新工科建设已经进入到2.0阶段,新工科建设正在从轰轰烈烈走向扎扎实实。目前2.0版着力推出的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要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努力实现深度交叉融合再出新。
新农科高位推进,层层递进。新农科肩负服务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四大使命,坚持面向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努力开改革发展新路、育卓越农林新才、树农林教育新标,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为世界高等农林教育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从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到北京指南,新农科建设正在逐步深化。
新医科打破壁垒,突出融合。新医科提出“四新”,即新理念、新定位、新内涵、新医科。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从大民生、小学科到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从培养医学生讲大医精诚,到现在要抓“五术”,即道术、仁术、学术、技术、艺术,要培养一名医学合格的大医生、好医生。新医科要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即医学的新要求,新的医学专业,医学与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核心是创新发展。2020年6月,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获得世界医学联合会的认证,中国的医学教育走向世界舞台,我们取得了重要的通行证。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什么是新文科?新文科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新文科要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优秀的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这正是新文科担负的四大任务、四大使命。
“四新”建设是走进新时代的新教改,赢得新时代的新质量,领跑新时代的新体系。“四新”建设是一盘棋,交织融合,引领发展,既有共同的理念和基本遵循,也有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路径。推进“四新”建设,要坚持质量为王、守正创新、分类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为新文科提供新的命题、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手段等,新文科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供方向、标准、价值判断以及未来所需要的职业综合素质。“四新”建设中,新文科很重要,推进新文科建设要注重工文结合、医文结合、农文结合,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
主动求变: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
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的需要,必须加快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
1.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文科教育创新发展
社会大变革需要新文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文科教育只有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解决各类社会思潮激荡交汇的挑战,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环境、生态、伦理等的风险,包括个人精神信仰迷失和空缺,和因此产生的所有道德价值判断方面的危机等等这些方面,我们必须把新文科这杆大旗高高地举起。
国家软实力提升需要新文科。哲学社会科学蕴含了思想的光辉、理论的光彩和方法论的光芒,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质和文明素质,关系社会的繁荣与和谐。文科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和巧实力,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硬实力和锐实力的重要基础支撑,所以发展新文科是国家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发展国家软实力的需要。
培养时代新人需要新文科。从人力资源1.0阶段的人多力量大,到人力资源2.0时代的知识改变命运,到现在的人力资源3.0时代的少数决定多数,社会越发展、越前进、越进步,对人文社科人才的需求越大、越多、越高,因此培养时代新人需要新文科。
文化繁荣需要新文科。文科教育是培养具有中国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新时代文科人才的主战场,是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中华文化的主阵地,是形成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渠道,因此推动新文科建设,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是大事,是天大的事,是伟大的事。
新文科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新文科建设的特点是面广量大,在十二个学科门类中,有八大学科门类属于文科,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科专业数量、学生数占整个高等教育的一半。因此文科的学科没做好,中国高等教育不能说好;文科教育没做强,中国高等教育不能说强;文科学科没创新,中国高等教育不能算创新。新文科的发展不仅影响文科本身,还要影响理工农医,甚至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
2.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
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文科教育创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务必遵循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
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不断增强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培养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理论的创新者,中国未来的开创者。
新文科建设的时代使命——提升国家形象。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通过会讲、讲懂、讲好中国故事,建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塑造国家硬形象,建设文化中国、法治中国、和谐中国、繁荣中国。
新文科建设的必由之路——坚持守正创新。没有守正,不知来路;没有创新,没有出路。守正和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由之路。要遵循传承传统,要遵循文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基本规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文科建设同时要在传承中创新。要推进融合创新,要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要以相近的专业集群融合,通过这样的融合守正和创新,把新文科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新文科建设的根本要求——强化价值引领。价值引领是新文科建设的根本要求,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命脉。价值引领事关出思想理论、树理想信念、涵人文精神、养家国情怀;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事关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新文科建设的基本方略——加强分类推进。文科建设涉及文史哲、经管法、教育学和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从战略上讲,文史哲是要修身铸魂,经管法是要治国理政,教育学是要培元育才,艺术学是要化人美人。要铸造中国魂、中国心、中国梦、中国情,新文科建设要注重分类推进。
新文科建设的基本举措——“三大抓手”。一是促进专业优化。专业优化要遵循自身发展小逻辑,要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特色导向,夯实基础学科、发展新的专业、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注重提升专业内涵,通过新理论、新技术、新实践,打造文科“金专”,构筑新文科四梁八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时代性、学术性和针对性。二是注重课程提质。课堂教学是文科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新文科建设中必须把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把课程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强化价值引领、提升学术内涵、丰富形式载体、创新方法手段,建设文科“金课”,夯实文科育人主渠道主阵地;把握文科知识性和价值性的双重属性,筑牢“五爱”(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这个核心,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素养为重点,坚持“双融合、双提升、双促进”,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勘探、采掘、冶炼、加工的过程,要把课程中真善美挖掘出来、提炼出来,要把课堂变成思政与专业无缝衔接的金课,打造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文科课堂。三是加强模式创新。坚持遵循规律、协同育人、模式多元,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基地是拔尖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孵化器,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中,首次增加了哲学、经济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通过基地“三制”(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五育”(浸润、熏陶、养成、感染、培育)模式,培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家。
新文科建设的关键突破——“四大讲堂”。“四大讲堂”是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工程。通过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国经济大讲堂、中国艺术大讲堂,促进文科教育与社会实务紧密结合,推动教学内容、教学发展的创新,有助于深入开展国情社情民情教育,实现学界和业界的交流融合。有助于熟悉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有助于创新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有助于阐述中国现象,形成中国方案。
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要绘好“施工图”、抓好“关键点”、打好“全局战”。新文科建设迫在眉睫、箭在弦上,新文科建设必须整装待发,必须起跑、必须加速跑,让中国的新文科教育能够跟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并驾齐驱,成为中国新时代的新教改,赢得新时代的新质量,领跑新时代的新体系!
【作者吴 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原载2021年第1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