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全方位合作打造高水平高校联盟

发布时间:2023-12-01 作者:董秀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

据《新京报》报道,11月22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由北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组成的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第二届理事会举行。会上,《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北斗星链”内涵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正式发布,明确未来三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实现沙河高教园区高校间多方互补、互助共赢,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教融合产业新城贡献力量。

高校联盟建设与发展由来已久。在我国,近二三十年来,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高校联盟也是接踵而现。例如同类型高校的联盟,有9所首批“985工程”高校成立的C9联盟、9所理工科见长的高校成立的E9联盟、被称为“国防七子”的7所学校成立的G7联盟、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等。区域性的高校联盟,有武汉七校联盟、中山大学牵头成立的粤港澳高校联盟、浙江大学领衔发起的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等。

总体来看,同类型高校间缔结的联盟,大多有着相似的发展基础和历史渊源,相互间更多的是平等协作的关系。而区域性的高校联盟,异质性程度相对较高,更多的是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型的发展格局。无论是哪种性质的高校联盟,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责任担当或发展诉求,或为了优质资源互补,培养复合型人才,或为了形成合力以提升实力,更好地服务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

综观不同高校联盟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态势,有些高校联盟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虽说大多数高校联盟成立时都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但其中不少仅开过一两次会议之后就慢慢没了动静。究其原委,多是由于联盟缺乏长期规划引领和高共识度的目标愿景,发展内驱力欠缺,或者是因为联盟运行的制度、资金、组织等保障力度不足,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的、合同化的阶段。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高校联盟的秘书处、办公室等事务性协调和落实机构,基本上都是非实体性运行,负责人一旦调离就很容易中断相关工作,造成联盟关系松散、脆弱、不稳定。种种原因,最终的结果就是有些联盟没能真正发挥实质性的作用,热闹几年后渐渐归于沉寂。

鉴于高校联盟正日益成为高校校际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机制,共同探索联盟高校间的实质性合作,以充分发挥“1+1>2”的协同效应,理应成为促进高校联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诉求。为此,高校联盟需在合作的精度、广度、深度上综合考量,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和行动。

高校联盟发展需适度聚焦合作的议题和领域,确保校际间真正实现合作共赢。已有实践表明,校际间全方位合作性质的联盟往往因为顾及面较大、协调点太高、关注点相对宏观等,容易造成精力和资源都相对分散,不能很好地解决学校发展中急需突破的实际问题。为此,建议联盟学校围绕某些相对具体的领域或相对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如实验设施设备的共享、跨学科领域的发展、重大研究议题的协同等事项,相对聚焦,开展实质性合作,将工作落细落实,在充分磨合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合作议题和领域范围,以谋长远。

高校联盟发展需适度控制成员数量规模,促进联盟成员的相对稳定与动态开放的结合。无论是何种类型、何种性质、何种方式的高校联盟,其根本宗旨都是实现成员高校的互利、互惠、共赢。无论是基于沟通成本的角度,还是管理效能的维度,保持适度规模才能确保成员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相对有实效。而保持入盟标准的相对一致性和入盟机会的适度开放,有利于形成联盟成员的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应适度区分松散型联盟成员和紧密型联盟成员,并处理好其间的关系,给予更多高校加入联盟、促进发展的机会。

高校联盟发展需有更高站位的责任和使命担当,以切实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为己任。高校联盟除了为成员高校谋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政策红利外,还要有更高站位的责任担当。一方面,要更加主动地加强与政府部门、兄弟高校等的交流沟通,为政策发展完善提供联盟层面的经验和建议;另一方面,高校联盟不能都是门当户对的同质结合,还要考虑通过联盟发挥引领和援助作用,实现大手拉小手,促进不同生态位的高校进行强强合作,从而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使高校间的协同发展产生更加显著的溢出效应。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更新迭代的当下,技术将为高校联盟跨越时空的发展打开新的无限可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切实推动高等教育要素在校际间的自由流动,打通和争取更多社会资源,整体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应该成为高校联盟发展的更高追求。

高校联盟需有意识地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参与国际教育治理探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推进,“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中非大学联盟、中阿大学联盟等应运而生。不断拓展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规模与质量,尤其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是增强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的关键要素。为此,高校联盟需更加有意识地增强国际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立足联盟高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拓展中外高校的友好交往与教学科研合作,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探索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可能路径,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01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