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五感”构建多维度教师评价体系

发布时间:2023-08-29 作者:王宇飞 夏德强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教师评价体系,坚持把好师德第一关口、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育人工作能力、优化教师能力评价、打造教师荣誉体系,是有效激发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归属感的内生动力,也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保障教学质量提升、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笔者所在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在教师评价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始终坚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评价为动力,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人才资源共建共享,合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突出师德过程评价,把好第一关口,增强教师的“使命感”

强化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学校健全师德学习制度、师德文化传承、师德考核激励、师德监督惩处等多项机制,建立了职前、职中、职后贯穿教师生涯全周期的师德评价体系。

“职前”强化师德考察。加强教师准入制度建设,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综合评价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坚决避免教师招聘引进中“四唯”倾向,在教师引进考察环节将师德考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入职培训环节将师德培训作为必修课程,在教师资格认定环节将师德考核作为重要依据。

“职中”强化师德培训。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遵循教育规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优化教师培养机制,使师德师风培养制度化、有形化、经常化,同时积极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将师德考核与教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挂钩,并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内部等级晋升和评优评奖的第一关口。

“职后”强化师德传承。充分发掘退休教师队伍中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做好师德宣传,弘扬高尚师德,让师德建设贯穿教师发展生涯全过程、贯穿教师教书育人全过程,让优良的师德师风得以发扬和传承。

突出能力分类评价,执行第一标准,增强教师的“职业感”

“双师”素养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三教”改革的主要支撑。为此,学校首先建立业务能力评价梯次。构建“‘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领军人才”三级人才梯队培养机制,制定认定条件,明确培养路径,落实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技术攻关和绝技绝活代际传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其次,畅通专业能力晋升通道。构建教师系列为主,工程系列、实验系列等为辅的专业技术职务评价体系,坚持突出实绩、注重育人、强化应用的原则,基本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职称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岗位任职条件,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建立以专业组推荐、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审核评审工作机制,探索实施准聘、长聘制度。

再其次,构建职业能力竞赛体系。建立“系—院—校—省—国”五级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体系,以赛促训,将大赛项目融入“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将大赛内容转化为教师培训内容,将大赛标准迁移为教师评价标准,促进教师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的改变,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等诸多师范性、职业性能力。

突出育人成效评价,制定第一要求,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学校通过顶层设计教师成长导航图、精准实施专业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严格落实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等,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一是提教学水平高度,做技能“手艺人”。构建海外研修、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企业实践锻炼、校本培训“五位一体”的培训体系,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学研结合为主要模式,有效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教学能力和专业建设能力,同时注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及本人参加教学和技能竞赛的评价。

二是升管理育人温度,做育人“大先生”。教好书、育好人同等重要,坚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用“爱心、耐心、责任心”保持育人的温度,做学生思想的领路者、技能的传授者、职业成长的指引者。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和育人评价,建立教学督导评价机制,突出教学质量和班主任工作在转正定级、职称评审等环节的应用,将教学质量和育人能力始终作为教师成熟成长的主要标志,激发教师做教学的“手艺人”、育人的“大先生”。

突出绩效综合评价,落实第一举措,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首先,发挥绩效导向作用。绩效评价主要突出工作实绩,对教师有一定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深化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学校特点、体现岗位贡献和分级分类管理的绩效分配制度体系。统筹调控各类人员绩效水平,建立岗位动态调整机制,以岗定薪,纵向上拉开层级差距,横向上注重工作实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其次,强化绩效体系设计。绩效包含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其中,基础性绩效注重岗位的基本工作考核,奖励性绩效突出工作实绩,向标志性成果倾斜,主要包括岗位绩效、业绩绩效和年度考核绩效等。多元的绩效评价指标、灵活的考核方式构成了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再其次,发挥绩效激励作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保持教学团队奋发进取的活力。学校将绩效考核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和管理活动中,采取月考核、学期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执行,在考核实施过程中,引入监督机制和公示制度,保障考核全面、公平、有效,充分发挥绩效的激励作用。

突出人才增值评价,凸显第一要素,增强教师的“荣誉感”

一是建立荣誉体系。定期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大国工匠、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模范教师、育人楷模等教师荣誉的评选表彰,构建“国家级—行业级—省级—校级”教师荣誉体系和教师荣休制度,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

二是正向荣誉引导。积极选树教学名师,深入发掘技能大师典型,引导广大教师学先进、做先进。结合教师节表彰,用榜样的力量和人格魅力感染、激励全体教师努力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和教育水平,坚定教师职业信念和职业操守,全面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同时,让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和荣誉性,整体提升学校教师荣誉感。

(作者王宇飞系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夏德强系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8月29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