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合理流动,规范无序流动,加大对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的支持力度——
高校人才,如何将“职业”变成“志业”
千秋伟业,人才为本,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着眼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资源分布格局,人才在学术劳动力市场上的合理有序流动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反映了我国人才容量足、竞争氛围浓,人事管理制度灵活、人才流动活跃度高,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等特点和趋势,是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人往高处走”是大多数人才职业发展的基本逻辑,但近年来出现了从高声望院校流入低声望院校的“逆向跳槽”现象,这似乎与“跳槽”所暗含的“更上一层楼”的发展性要求背道而驰。实际上,高校人才流动不仅是个体基于自身价值追求对职业规划再调整的结果,还会受到结构和制度层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着力点。
高校人才流动中的“推拉力”
高校人才的“逆向跳槽”现象好坏优劣并不能一概而论。
青年教师流向低声望院校更多受到原单位的“推力”作用,“留不下”成为他们“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这与我国绝大多数高声望大学实施的人才评价制度直接相关。作为学术治理的重要环节,大学教师评价贯穿于教师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包括入职招聘评价、职称晋升评价和日常绩效评价等方面。经过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大多数头部高校已实施“准聘-长聘”制度,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学者首先应聘为助理教授,经过6-7年准聘期的历练,通过了准聘期考核后才能拥有长聘教职,未能通过考核评估的教师只能在期满后离开学校,另谋出路,所谓“非升即走”。除此之外,高声望院校的教师还要面临职称晋升和日常绩效考核的压力,这些都将影响青年教师的心理预期、左右着他们的去留。
高层次人才离开一流院校则往往是新单位的“拉力”足够强劲,“不留下”是个体主动选择的结果。高层次人才的“逆向跳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资源,高层次人才流动意味着优质资源在空间和层次上的重新配置,能够使不同区域的人才队伍在规模、结构和质量上更加均衡,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帮助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实现高等教育实力的“输血”“造血”。另一方面,无序的人才流动存在着削弱学术生产力、破坏学术生态的风险。相关实证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流入声誉排名较低高校的国家级人才,其学术生产力有所下降,为非良性流动。不仅如此,流入地与流出地、流入校与流出校之间展开的“抢人大战”,极易催生“重引人轻育人”的浮躁风气和“重指标轻发展”的功利导向,有限经费在教师队伍内部的过度集中,也会对大多数普通教师的经费获取和心态产生冲击。
高校人才流动何以更合理
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高校人才流动是正常有序的,但出现“逆向跳槽”的倾向也需要有所警惕。既然这一现象是多重因素产生的综合结果,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有效化解其中的风险。在国家层面,要构建合理的评价制度、规范的管理制度、合理的流动制度,促进高校人才的畅通合理有序流动。评价是人才流动的“指挥棒”,要根据学科特色、岗位类型和人才发展阶段,优化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对于职业成长期的人才,重点评价其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对于职业成熟期的人才,重点评价其专业领导力和影响力。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治理水平,努力营造能够使各级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能的发展环境。要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优化人才布局,细化政策引导,鼓励合理流动,规范无序流动,加大对中西部、东北地区等“人才洼地”高校的支持力度。限制高校之间仅通过“竞价”的方式抢挖人才,破除根据头衔帽子定待遇、分资源的“五唯”顽疾。
在院校层面,要大力培养青年英才,加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鼓励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高校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实现特色凝聚、错位发展。办大学就是办学科,一流学科有两个标志,一是拥有一流科研,产出一流学术成果;二是有一流的教学,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而一流科研和一流教学要依靠一流的学者队伍。高校要完善青年人才管理体制和培养机制,善于发现、重点支持、恰当使用高校青年教师,下功夫培养造就一批对学校和区域发展有认同感和使命感的青年领军人才。要统筹处理好培养和引进的关系,有规划、多渠道地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使人才市场边界从国内扩展到国际。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布局,打造比较优势实施错位发展,使特色学科能够积聚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学科团队,以充足灵活的经费和良好的管理体制机制支撑起学科人才高地建设。要创新高校间高层次人才流动共享方式,采取重大项目联合攻关、实验室协同共建、设置兼职岗位等创新方法,实现人才资源优势互补。
在学者层面,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尚的人格品行、深厚的学术造诣,主动投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高校人才要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正确的义利观、得失观、群己观,做大学精神的缔造者、传承者、实践者,做社会进步的领跑者、开拓者、奉献者。要以研究学问、培养人才为光荣职责和毕生事业,产出高质量创新成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践行潜心育人、专心科研、热心服务的良好风尚。要积极投身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青年教师在择业就业创业时要准确把握个人定位,将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层次、学校发展、国家需要等因素有机对接起来;高层次人才要将“职业”作为“志业”,将培养时代新人、破解“卡脖子”难题作为“跳槽”的导向标准,在实现教育发展、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上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周光礼、公钦正,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