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中国首家网上媒体 1995年 1 月 12 日创办
社内媒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以数字化战略行动支撑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来源: 《教育国际交流》2023年第1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是教育数字化第一次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高等教育数字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学习革命、质量革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创新性路径,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一轮世界高等教育竞争发展中下出先手棋、实现变轨超车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

  近年来,数字技术创新和迭代速度明显加快,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2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西班牙召开,发表了题为《超越极限:重塑高等教育的新路径》的报告,描绘了高等教育未来10年的发展路线图,提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变革方向是“技术赋能高效的教、学与研究”,即高等教育的数字化。同年,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上发表了《关于教育变革的愿景声明》,提出教育变革的方向之一是“利用数字革命为公共教育造福”。他强调“如果我们利用得当,教育数字革命将可能成为确保全民优质教育、改变教师教学和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202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希望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倒逼改革,抓住数字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加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效率、优化教育治理,以高水平教育数字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一、以慕课发展引领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

  慕课,即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探索,于2012年在世界范围兴起,并快速席卷全球,给世界高等教育带来了发展改革的新机遇。中国慕课从2013年起步,采取“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方式,经过近10年的发展实践,在建用学管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不仅在课程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上迅速跃居世界第一,同时以慕课为抓手,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习革命、应对疫情挑战、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高校充分运用慕课等在线教学形式,开展了一场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不仅成功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停教、停学危机,而且审时度势、化危为机,掀起了一场高等教育领域的“学习革命”。

  一是精品慕课快速增长,示范作用显著增强。我国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建设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课程平台,并支持具有学科专业和现代教学技术优势的高校开放共享优质课程。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6.19万门,注册用户4.02亿,学习人数达9.79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数3.52亿人次,中国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同时,教育部遴选认定了一批包括线上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在内的国家级一流课程,对慕课建设与应用的发展起到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类型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改革深入推进。近年来,广大教师投入慕课教学改革的热情日益高涨。慕课在类型上已呈现出体系健全、类型多样、比重提高等特点,并实现学科类、专业类、学习层次的全覆盖。同时,依托慕课产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跨校跨区域在线教学、“1(门慕课)+M(所学校)+N(个学生)”协同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正在越来越多走进高校课堂。据统计,当前高校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比例大幅提升,从新冠肺炎疫情前的34.76%提升至目前的84.21%。

  三是优质资源加速共享,促进有质量的公平。教育部组织实施了“慕课西部行计划”,利用东部师资和资源优势,技术赋能、连接东西,通过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步课堂”“克隆班”等方式,不断提升西部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目前,东部高校已为725所西部高校提供了17.29万门慕课及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服务,帮助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327.24万门次,参与学习的学生达3.76亿人次,西部教师接受慕课应用培训达171.4万人次。

  四是制度规范不断健全,管理体系日渐成熟。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并指导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研制了《高等学校慕课建设与应用指南》等标准,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创新,强化在线学习过程和多元考核评价的质量要求。2022年3月,教育部、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平台、教师、学生及教育管理部门的主体责任。下一步,多个部门将共同加强管理,切实保障在线教学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运行服务安全。

  五是国际交流持续深化,中国影响力显著提升。2019年,教育部组织召开中国慕课大会,发表了《中国慕课行动宣言》,总结凝练了慕课发展的中国经验。2020年12月,在教育部指导下,由清华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以“学习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为主题的世界慕课大会召开,发布了《慕课发展北京宣言》。会上,由中国发起成立了世界慕课联盟(后改名为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并把秘书处设在中国清华大学。此后,联盟连续三年举办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并在2022年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上发布《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报告》,推出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为世界各国准确把握数字化发展进程和态势,衡量其发展水平,提供重要参考,标志着中国在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领域开始实现从跟跑到领跑、从学生到先生角色的转变。

  二、以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化战略行动

  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表现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建设“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简称“智慧高教”平台)作为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是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助力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主要矛盾、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新期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2年7月,孙春兰副总理到教育部考察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时指出,“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学习时空、学校边界更加拓展,催生了教育新形态。要促进教育与数字信息环境相适应,推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各领域改革,构建更加多样、更具活力的教育生态”。

  2022年3月,“智慧高教”平台正式上线。它包括:课程、教材、教师教研、虚拟仿真实验、研究生教育、课外成长、专题、院士讲堂、慕课西部行等板块,是一个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课内和课外教育横向联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纵向贯通的高等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资源种类全、服务类型多、应用规模大。“智慧高教”平台覆盖高等教育14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提供了2.7万门优质慕课、6.5万条教材和课件等资源信息。平台不仅提供全流程教学服务,如课后作业、课堂讨论、考核测评等,而且提供个性化支持服务,如虚拟教研室、心理健康咨询等。目前,平台及其提供教学支持服务的专门平台访问总量292亿次,选课人次近5亿,用户覆盖166个国家和地区。未来,“智慧高教”平台将成为中国在线教育领跑世界的关键载体。

  二是汇聚好大学、好老师、好资源。目前,教育部从全国6.7万余门慕课中精心遴选出了2.7万门优质课程上线“智慧高教”平台,这些课程由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的7.6万余位名师大家、院士学者主讲,其中既有国家级一流课程,也有各地、各校推荐的优质课程资源。

  三是高效便捷,实现全网好课一站搜索。“智慧高教”平台搜索方式多,可以通过课程名称、学科专业名称、高校名称、平台名称等多种方式搜索。同时,搜索速度快,平台采用智能搜索引擎技术,帮助学习者实现一键在手、全网好课尽在眼前的搜索效果。

  四是提供国际化、多语种课程服务。“智慧高教”平台设有2个国际化的子平台,即爱课程国际平台、学堂在线国际版。目前拥有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14种语言的1000余门国际化课程资源,能够为全球学习者免费提供配套教学服务。

  五是智能管理,实现平台管平台。“智慧高教”平台具备了公共服务和智慧治理两大核心功能:面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我国各类优质课程资源和教学服务;面向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提供线上教与学大数据监测与分析、课程监管等服务。利用平台实时采集课程建设和应用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为在线教学的建设、使用、学习和管理提供服务。平台还对学分课程教学行为开展监测,防止学生刷课、刷考等行为。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终身学习将成为常态。“智慧高教”平台在优质资源共享、教师虚拟教研室、慕课领跑等方面做出了非常好的探索,搭建起了师生教与学的智慧立交桥,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和教育形态。未来,平台将致力于打造一个永远的在线“中国金课堂”,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人人可学的教育愿景。

  三、未来的展望与思考

  高等教育是孕育和创造新技术的重要源泉,也应该是新技术运用的先行者。数字技术给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带来的是一场颠覆性变革。我们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不是一般的策略问题,而是影响甚至决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是实现高等教育学习革命、质量革命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创新路径,事关我国高等教育能否真正适应普及化阶段质量最优化、学习终身化、培养个性化、治理现代化的需求。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进入世界高等教育第一方阵,在引领未来的部分重要领域处于领跑地位。因此,中国高等教育在数字化领域应该也必须敢于充当领跑者,积极在新一轮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中,下好先手棋、抢占制高点、提升话语权、扩大影响力,实现从全面并跑到战略领跑的重大突破。

  一是探索育人方式新路径。当前,数字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水平和规模大幅提升,虚拟空间、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创新发展,加快推进高等教育转型升级,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品质。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更好地促进环境育人、资源育人、教师育人以及教学法育人,重构数字化育人新范式,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界正在努力探索的新领域。

  二是变革办学模式新理念。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正在破除传统办学模式的桎梏与局限,迎来了全新的变革。未来,需要将数字化技术更好地融入办学模式当中,重组与再造“数字化+”的教育新模式,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新教育生态系统。

  三是适应数字管理新常态。高等教育数字化必然要求大学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支撑体系。高校要围绕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多层次现实需求,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分析,支撑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服务效率,这不仅包括各类数字化软硬件资源,还要建立柔韧的数字化管理体系。

  四是完善教育保障新机制。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支撑,未来需要通过建设性对话和多方合作共建共享数字教育资源、构建合理利益协调机制、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健全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保障数字化转型顺利进行,为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提供“数字基座”。

  下一步,我们要加快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实现流程再造、结构重组和文化重构,不断改变发展动力结构,变革研究和实践范式,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创造条件,为更多的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打造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加美好的未来高等教育,有力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责任编辑:施惠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