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高校课堂教学比赛的价值守正与方法创新

发布时间:2023-01-12 作者:郝雨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课堂教学比赛一直是高校教学以及高等教育教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学追求卓越,推动教学质量不断走向更高水平的重要路径。“教学竞赛”的最高境界是“忘掉竞赛”,把比赛现场完全还原到课堂教学中。但还是要有“赛”的状态,教学竞赛“赛”的就是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学;课堂竞赛;价值理念;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比赛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比赛,一直是高校教学以及高等教育教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学追求卓越,推动高校教学质量不断走向更高水平的重要路径。在当下的“双一流”建设的共同目标导向下,适当规划和开展课堂教学比赛,显然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的意义。高校的教学比赛作为一种常规性的教学活动内容,同时是具有高层次引领作用的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如何能够更好发挥优秀导向作用?如何能够取得更加实际的推动作用?有必要从理论层面进行一些研究。

教学竞赛价值理念再认知

高校课堂教学比赛作为一种周期性的(一般大概为一到两年一次)定期举办的比赛活动,也可以说是相当常规的高校教务系统活动,有必要从理念上加以阐述和重新认知。各个单位和各级别的比赛,每次举办方当然都会首先在有关通知和通告中表明,比赛是一个平台,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集中展示,也是提升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和练兵舞台;而且也往往会强调,竞赛不是目的,而是通过竞赛的竞技舞台让青年老师脱颖而出,携手共进,将比赛中的所感、所得有效反哺课堂。这样的比赛原则已经是人所共知,也是所有主办单位的基本目标和出发点,那是否就没有必要再从理念上做更深入的阐述了呢?

笔者以为并不尽然。首先,教学比赛既然是一种赛事,那么参赛者的基本动机肯定是要努力得奖的。所以比赛的本质就是在于竞争奖励和名次——这是不言而喻的。其次,教学比赛作为一种赛事,按照通常的思维惯性和人之常情,凡比赛自然就是为得奖而赛,而这样的潜在追求,即使是再怎么公开强调不能为比赛而比赛,其赛事本身的功利价值,每个参赛者都不可能完全放弃。再次,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比赛,其所得奖励不仅仅是物质的和荣誉的,更重要的是获奖者的收获还有重要的延伸价值。正因为教学比赛天然具有的这种属性,想让每个参赛者都能完全做到“不为竞赛而竞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从理论上和理念上以及人们的一般心理认知上,教学比赛的价值判断一定是会受到竞赛活动本质的影响的。一方面,作为举办比赛的有关部门来说,必然要淡化参与比赛的教学人员的功利目的;而另一方面,竞赛天然的利益诱惑,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参赛者。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呢?在此,我们不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进行一些阐述。

首先,就人们对教学比赛的功利价值的追求来说,理论上当然属于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是人类的理性意识和思想情感教育,又可以控制和制约这种逐利心理。社会心理学提出不完全逐利的心理机制, 其本质在于放下言必及利的毛躁心态,对利益的追逐量力而行,适度争取。因此,需要对教学比赛的理念进行思想意识上的教育,使正确的教学比赛理念在教师中入脑入心。关于教学比赛的理念问题,笔者认为,“教学竞赛”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首先“忘掉竞赛”,即使是在讲课赛场,全部心思也只在“教学”,也就是要把比赛现场完全还原到课堂教学中;而“教学”,归根结底又不能只知“教”,更要心中有“学”;而所谓心中有“学”,说到底就是为学生而教,绝不是为比赛而教。根据上文的分析,“竞赛”毕竟是比赛,既然是竞赛,还是要有“赛”的状态,教学竞赛“赛”的是什么呢?说得更具体一些,“赛”的就是方法。在比赛中,“教”的内容滔滔不绝,可是不是心中有“学”,教学有方?或者真正为“学”而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这又是比赛的根本评判标准。

教学竞赛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单位的同行评议专家,笔者多次参加比赛评分,对于参赛人的状态有一定的观察和判断,根据自己参与同行评议的真实感受,总结了以下几种应避免的情况。

应避免单纯为比赛的明显“表演性”。当一个参赛者只是为了得奖而参赛,那在整个参赛过程中必然会更多考虑自己的比赛讲课如何得到评委专家们的认可,如何才能在比赛讲课时拿到高分。这样的心态和动机一旦主导了比赛心理和行为,那比赛就很容易变成一种表演。如果教学比赛把大量精力用在研究如何让评委认可上,教学比赛的性质就完全变味了。其实,在教学比赛的讲课现场,当我注意到有些参赛者一直把眼光盯着评委席的时候,我就已经看清楚其讲课内容和心理是什么样了。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个时候的讲课人,心里完全没有装着学生,讲课都是讲给评委的。所以,教学比赛必须有意识地去表演化,更不要在讲课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在教学以外的事情上做某些哗众取宠的小动作。

应克服缺乏张弛自如的“呼吸感”。成熟而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课堂气氛和节奏的把握与拿捏上,一般都会张弛自如。但在比赛中,一旦被单纯比赛的意识所控制,就很容易乱了阵脚,失去必要的节奏。这里提出的“呼吸感”,是在一个相声比赛节目中点评相声演员时用的一个词。是说相声表演时不能节奏太快,语言表达不能过于紧凑,字字句句之间,要让人感觉出瞬间的“呼吸感”。高校的课堂教学也应该如此,这种“呼吸感”也许很难明确时间上的长短,但人们能感觉到。它会使课堂轻松愉悦,从而产生“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如果一个参赛者心中摆脱不了比赛的心理压力,自然就会破坏这种“呼吸感”。课堂教学中的“呼吸感”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技能,而且是重要的职业素养。

教学互动时应是基于学生训练和素质拓展的互动,不应有设计感。高校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一直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甚至是需要攻克的前沿问题。教学比赛中自然也不能缺少互动环节,教学互动在师生关系方面,不仅要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设计一些供学生思考、讨论和回答的问题,更需要鼓励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主动提出问题;同时,就教师设计的问题来说,也不能由教师提前设定好“标准答案”,然后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无非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导到教师设计的“标准答案”上来。而这种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有时候并不能够完全涵盖问题的准确内涵。尤其是社会人文学科的课程,往往会有多个角度的答案。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在逻辑上自圆其说。在教学比赛中,由于比赛课堂是虚拟的,现场根本没有学生,比赛者为了表现互动,经常故意把评委老师当作学生进行提问。这种完全为了互动而互动,完全不是真实基于学生训练和素质拓展的互动,是比赛中应当避免的。

讲课时应追求“生动性”,但不能盲目“凑故事”。课堂教学语言生动,老师口才好,课堂气氛活跃,一直都是一门课程深受学生欢迎的重要原因。所以,很多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程能够讲得生动活泼,充满趣味。而一般对于课堂生动的理解,又往往是等同于故事性强,甚至认为课程内容中故事越多越生动。于是,有些老师为了追求生动,就把精力用在积累故事,然后尽量在课堂上讲故事,说段子。如此一来,教学比赛经常会出现罗列案例,堆砌故事,一味追求“生动”,却产生案例过于臃肿,故事缺乏条理的问题。实际上,从正面来讲,课堂教学的生动,并不只是靠故事情节和幽默的段子。高校的课堂,尤其是人文学科的课堂,思想内涵深刻,又能够讲得深入浅出,就是属于生动之列。而有些课程内容插入情节和完整故事的难度较大,但只要教师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细节,精心组织准备,同样可以很生动。

此外,还有像过于追求PPT的漂亮等,也同样显得在形式上刻意修饰,用力过猛。总而言之,教学比赛虽然也是比赛,但最好的状态是以平常之心对待,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保持完全立足于实际课堂的真诚。当参赛教师的比赛状态是要真正把诚实传递给对方,达到一种共情,一切为了学生,教学比赛的效果一定会更佳。

创新教学比赛方法,促进一流学科和课程建设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把竞赛中的创新方法和探索经验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通过开展教学比赛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

首先,高校的课堂教学比赛应破除功利主义和单纯获奖的实用思维,在比赛的理念上,一定要明确其原本和根本的价值意义。高校开展教学比赛活动的核心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双一流”建设。使教学比赛回归开展教学比赛活动的初衷,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其次,对于参加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的参赛者来说,一定要破除急功近利思想,建立执着奉献和为学生而教的思维。教学比赛是提升自身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参赛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再次,要破除固化思维的束缚,树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思想理念,营造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开展教学比赛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肩负起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2.立足实际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教学竞赛”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不是为了竞赛而“竞赛”,因此必须立足教学实际做好比赛工作,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心中要有学生,要牢记比赛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课堂绝不是为了比赛而教。  

按照教育学和现代教育传播学的理论,教育和教学过程的核心是为学生服务,教育工作的一切环节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比赛中,一方面,根本的出发点是为学生服务的;另一方面,在整个讲课表现上也要始终保持是在对学生讲课,而不是向评委专家做表演。为学生而讲课,就必须在内心始终装着学生,而且要做到将每一节课都上成“走心”的课。全心全意为学生而教的作风必须成为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而教学比赛也必须是能够促进和加强这样的自觉意识和行动的力量。

【作者郝雨,单位:上海大学】

原载2022年第1期《中国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