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四重逻辑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兴则国家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也是成就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追求。当前,中国已经全面迈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阶段,地方大学与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彼此依存、深层关联,更应深刻认识并自觉遵循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理想逻辑和实践逻辑,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技术、信息、学科等资源储备优势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特有功能,成为乡村人才第一资源、乡村科技第一生产力与乡村创新发展第一动力的汇聚站,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1.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根”
——为使前行的步伐更稳健,要明确地方大学服务社会的历史逻辑
“根”是本源,标识从何处出发,揭示地方大学服务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地方高校作为区域高质量社会服务资源的聚集地,在深入结合“三农”问题特质、产业特色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地方高校要主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家晏阳初就倡导大学要服务农村并积极探索实践。晏阳初提倡平民教育,把它视为解决当时“愚、贫、弱、私”四大社会问题的教育路径,推行乡村教育实验,实行“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提升平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实现了乡村民众素质提升和改造乡村社会的目的。晏阳初在乡村开办平民学校、推广合作组织、创建实验农场、传授农业科技、改良动植物品种、改善公共卫生等,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虽然这些探索未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问题,但已开我国现代大学支持农村发展的先河。
教育家赫尔曼 利茨是德国乡村教育之家的创导者、奠基者,其教育显著特点是把手工劳动和田间农业劳动作为办学的主要课程,虽然没有正式提出“教育要服务乡村发展”,但这种教育理念却促进了德国农业快速发展,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为后来“高校应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威斯康星理念的形成产生了较为深远影响。
无论是德国乡村教育之家还是晏阳初教育理念,都强调学校尤其是大学应承担服务社会发展的使命,为厘清学校与社会关系、改进发展模式,实现学校与社会共同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也为今天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智慧。
2.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魂”
——为使前行的力量更强大,要明确地方大学愿景和使命的价值逻辑
“魂”是期许和责任,彰显为何远行,揭示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逻辑。这一逻辑要求高校应以“心系民族复兴、走向共同富裕”为责任和使命。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离不开农民小康、农业现代化,更离不开农村振兴。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必然要服务于农村优先发展、农民主体地位彰显、城乡融合创新发展的追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目标。地方大学作为乡村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农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乡村文化传承创新的先行军和地方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引领等价值意蕴。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在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社会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国富”和“先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前者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后者致力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地方大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心系民族复兴,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在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建功立业,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为走向共同富裕践行责任、担当使命。
3.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梦”
——为使前行的信念更坚定,要明确地方大学发展的理想逻辑
“梦”是目标和任务,指明应该奔向何处,揭示地方大学服务乡村发展的理想逻辑。这一逻辑要求我们必须以独特的办学思想和治校模式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创建中国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教育新模式。
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大部分州严重依赖农业、林业和采矿业,现代化机械不发达的城乡经济严重依赖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熟练技术工人。但大部分雇主没有意愿和能力进行标准化和大规模培训,而人们也普遍不重视教育,很多人在小学之后就离校工作挣钱养家,加上当时中学和大学教育成本高、学习时间长,导致中学、大学退学率较高,很多地区超过50%,技术人才严重匮乏。1862年“莫雷尔法案”规定,各州应在5年内至少建立一所“讲授农业和机械工业有关知识”的学院。1887年“哈奇法案”正式出台,要求每个州立大学的农学院都要成立农业试验站,以向农民示范其农业科研成果。这些法案构建的大学与农业互促互进的理念,对美国地方高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观照中国现实,大学历来有支持农业发展的理想,先辈们创造的乡村教育经验和近年来一些高校的探索,为我们创建符合中国本土实践的地方大学支持乡村振兴新模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本土发展理念正在形成并不断发展。
4.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
——为使前行的方向更清晰,要明确地方大学发展的实践逻辑
“路”是远行的轨道,指明应该怎样走才能到达目的地,揭示中国大学发展的实践逻辑。这一逻辑要求我们扎根中国土地、遵循大学服务社会的自身规律,建设具有时代特色、国际视野的新式地方大学群落,为当代大学服务乡村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产业振兴提供技术保障、成果供给、人才支撑,以产业振兴带动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地方大学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在优化整合人力资源、科研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和教育培训资源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5年前,四川师范大学与四川省仪陇县联合建立新农村建设学院,探索实施“五大教育”:对农民实施人文艺术教育,提升其自我发展的精神驱动力;对乡村干部实施乡村治理综合能力教育,提升其推动乡村振兴的领导力;对农村青年实施技术技能教育,提升其可持续致富能力;对乡村中小学校长实施教育素质能力教育,提升其办学治校能力;对农村居民广泛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促进农民关注身心健康、美化生活环境。经过这五种教育,当地乡村建设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乡村振兴上作出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当前,地方大学类似的实践探索还有很多,我们要形成有效的交流机制,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实践探索,促进地方大学全面支撑和服务乡村振兴。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大学应自觉肩负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把全面支撑和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要职责,深刻理解和把握服务乡村振兴的四重逻辑,努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地方大学的智慧和力量。(作者:张芷维,系四川师范大学融合创新研究院院长、教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