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加快升级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2-11-17 作者:刘世清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科学和工程是创新的双引擎,唯有工程与科技结合起来,把科学发现、工程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工程科技是时代演进、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福祉的坚实支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对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我国高度重视工程教育,已建成世界工程教育规模第一大国,培养造就千万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不断提升中国工业化水平,为中国乃至全球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但是,我国工程教育大而不强,卓越工程师队伍培养与建设还无法满足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自2010年起,国家先后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版、2.0版,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近日,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行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推进会,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0所知名高校首次设立卓越工程师学院,再次升级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积极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培养领军工程人才。

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场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一起组成技能人才梯队,并位于这支队伍的顶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一流高校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着力点与突破点。如何才能培养出一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水平卓越工程师队伍,迫切需要首批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育人方式,深化改革,加快打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

加快推进工程教育办学方式实现从学科专业单一性和独立性到学科大类交叉、校企深度融合模式的根本转变。传统工程教育往往关注学科、产业的单一性,强调人才培养闭环的独立性,这远无法适应当前工程科技领域交叉融合、综合发展的新趋势与要求。学科交叉融合是工程教育创新的基石。据统计,近25年诺贝尔奖中,学科交叉合作的研究成果比例高达47%。现代工程作为多种基础技术与核心技术的组成和集成,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时更需要多学科与跨学科知识技能的综合融通。这就要求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适应国家与地方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要求,举全校之力整合学科大类交叉,积极联合龙头行业企业,深度推进校企融合、产教融合,加快“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深化推进高校卓越工程人才育人方式从单一闭环向交叉融合的根本转变。

加快推进工程培养目标实现从重视理论传授到重视工程创新能力的根本转变。传统工科教育立足社会产业结构及其需要,在文、理、工分制条件下培养工科专业技术人才,以教为主,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这种状况既与国际先进工程教育理念存在较大差距,也无法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就此而言,在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上,迫切需要把握未来工程科技发展趋势,积极从知识转向核心素养与创新能力,努力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育人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是对卓越工程师的核心价值要求,要积极构建通识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强化培育家国情怀与敬业奉献精神;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打造“真刀真枪”的实践平台,将课堂和实验室开设在工程与产业一线,将真项目、真课题转化为学生实操的“练兵场”与“磨刀石”,让学生在工程现场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多元思维能力养成,强化技术创新能力与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造就素质过硬、能力突出、善于技术创新与承担复杂工程的卓越人才。

加快推进评价标准实现从唯论文、唯奖项等到考察实际创新贡献为主的根本转变。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一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富有中国特色的卓越工程师能力标准、培养质量标准等,推动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机衔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卓越工程师认证体系。另一方面,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要深化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地实施,积极推动评价方式改革,完善评价标准,加快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加快建立以实际创新、解决问题与实践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17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