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华要闻 >> 正文

在融合中生长: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4-12    作者:刘献君,赵彩霞

     

作者简介:刘献君(1945-),男,湖南宁乡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院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文华学院院长,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

赵彩霞(1990-),女,河南登封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


       

摘要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意义重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融合以及在融合中生长。融合包含产教融合、城校融合、学术与技能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共性与特性融合五个方面。应用型大学应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应用型人才;融合

“向应用型转型、建设应用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意义和价值不低于“双一流”建设。向应用型转型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从广义上讲,应用型人才不仅包括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还包括研究型大学应用学科专业培养的人才、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狭义上的应用型人才则主要指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本文指的是狭义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部分高校努力探索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理念与路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作为应用型大学,应进一步摆脱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审视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评价、学校制度,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融合以及在融合中生长。所谓融合,是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而融合是以物理上的“相加”为前提,这也是生物之间“相生”的关键。融合现象在自然界较为常见,如藻类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海水中的钙、镁等物质生长成岩石。融合的过程大致经历了“相加”——“相生”——“形成新事物”的发展过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在融合中获得生长的过程,它体现在产教融合、城校融合、学术与技能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共性与特性融合五个方面

图片

一、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最早是针对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提出来的1,后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如应用型大学的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教育本科均强调面向实践领域培养人才,但两者在产教融合方面存在差异:职业教育注重按岗所需培养符合职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则注重培养具有知识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如图1所示。

我国的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不相适应,亟须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同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产业闭门造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理念,也是“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2

产教融合内涵丰富,研究角度较多,既包括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即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的融合3,又包括多主体的融合,即学校与企业、政府等多主体的融合4,还包括过程融合,即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融合5。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之路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在协同发展中实现人才供需平衡

产业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产业系统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大学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产业系统发展经济需要高水平人才,大学特别是应用型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为产业系统服务。在传统的社会环境中,尽管两者在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诸多的联系,但彼此独立。虽然大学也在不断了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但由于大学和产业是相互隔离的两个系统,如果大学把握不了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所培养的人才是达不到企业要求的。现在,随着外部环境和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学与产业在合作基础之上的融合成为可能。产教融合是跨界合作基础上的协同发展。应用型大学在与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中与其融为一体,通过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与所在区域的产业相对接,形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满足人才供给动态平衡的新格局。如青海大学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彰显高原特色,积极主动顺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与三江源生态、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契合,先后增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生态学等专业,逐渐形成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协调的鲜明特色,为青海省内多个行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骨干。6产教融合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还需要政府参与,出台有关政策,特别是明确对产业的要求,以此来推动产业与教育的融合。

2.从多主体入手构建组织间合作网络

产教融合的本质是“异质性组织间合作”。7产教融合跨越组织边界,需要大学、政府、企业、协会等多个主体相互协作。不同的主体在融合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政府是产教融合制度的顶层设计者,行业协会是产教融合过程中大学与企业、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者,企业和大学则是产教融合的关键主体。各主体应在合作的基础上构建组织间合作网络,否则,产教融合难以实施。组织合作网络是组织之间在“长期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合作结构形态,通过集体决策、联合行动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8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与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可以通过联席会议、项目合作、建立产业学院、资源共享等途径开展长期合作,形成以信任为基础的组织间合作网络,从而实现单个组织无法实现的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产教深度融合,要从多主体合作入手,在合作过程中寻找共同目标、化解利益冲突、搭建信任关系,逐步形成组织间合作网络。

3.在生产实践中优化教学过程

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即在生产实境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生产。传统社会中面向实践的应用型人才主要以师徒相授的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培养,是生产过程的副产品。随着更多的应用型专业进入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逐渐由大学承担,但由于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分离,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饱受诟病。培养符合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将人才培养置于生产与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过程融合可以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在生产过程中学习等方式来实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重要的学习空间,能将理论知识学习与企业实践问题联系起来。如何加强这种联系,并优化应用型人才个性化培养过程,各个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如文华学院机电学部每年组织大三升大四的学生,利用暑假到企业进行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参加生产劳动。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他们对所发现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会积极帮助他们,把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学习或岗位项目实践培训开发成为学生第七学期学习的三到五门企业课程,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最终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城校融合


城校融合是指大学与所在城市融合发展。在大学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大学与城市的关系始终难以割舍。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最早产生于中世纪。中世纪大学伴随中世纪城市的兴起而产生,与城市发展交织在一起。如博洛尼亚城因经济贸易的繁荣而催生了对解决经济纠纷的法律人才的需求,早期的博洛尼亚大学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形成了法律人才的培养特色。9同时,大学的发展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如牛津大学与牛津城。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大学与城市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隔离,但依然为城市发展供给人才。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大学与城市又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社会服务成为大学的重要功能。

城校融合也是满足城市与大学共同发展的现实需求。依托地方、为地方服务是应用型大学的重要特征。大学一般都建在大中城市,城市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城市需要大学引领发展,只有两者融合发展才能实现互惠共赢。因此,需要进行多维度的城校融合。城校融合表现为大学与所在城市融合发展、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城市产业结构相匹配、培养的人才为城市所需、文化氛围与城市相融共生等。应用型大学城校融合可在目标融合、资源融合、文化融合等方面展开。

1.目标协同基础上的一体化发展

合作的前提是有共同的目标。目标协同是指大学以城市发展目标为依据调整自身发展目标,城市为大学实现目标服务,并借力大学的发展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目标协同基础上的一体化发展,首先体现在大学学科专业的设置上,即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城市的产业布局相对应,并能滿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产业的发展为推动大学的学科专业发展提供支撑条件。当然,大学学科专业的调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调整的目的是与城市的发展目标相协同,最终实现一体化发展。如昆明学院围绕云南省的八大重点产业发展目标和任务,按需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群、创新链科学设置专业,形成特色专业集群,建立紧密对接产业群、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实现全校应用型专业达到专业总数的70%以上,毕业生面向八大重点产业就业比例达到50%以上。10

2.通过资源共享建立跨界资源平台

大学与城市资源融合是指大学与城市通过资源的整合、共享与互补建立跨界资源平台。随着大学规模日益庞大,大学逐渐成为资源依赖型组织,而城市拥有产业、行会、文化等各种各样的资源,大学需要融合城市资源以促进自身发展。同时,大学具有城市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等,两者在资源上彼此依赖。大学与城市可通过资源融合,建立跨界资源平台,实现共同发展。建立跨界资源平台有多种方式,如产业学院就是一种整合应用型大学、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资源的跨界资源平台。它不仅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还是学生的实践基地、产业的研究基地、企业的人才培训中心等。11通过产业学院实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大学与产业、企业均能获得自身发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共建基础上建立的产业学院仍主要强调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功能,不太重视其他主体的利益需求,这不利于大学与企业或其他主体的持续性合作。今后,产业学院应发挥跨界资源平台的多元功能,兼顾多方主体利益,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融合发展。

3.依托城市文化培育大学特色文化

大学与城市文化融合是指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相融共生。大学自产生之初便与城市共生发展,城市文化影响着大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大学文化通过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文化内涵、提高市民素质等多种方式影响城市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文化具有整体性、渗透性等特点,不可能孤立存在,需要载体。城校文化融合的载体可以从学校发展历史、学科及其特色、所处地域、典型风物中选择。依托城市文化培育大学特色文化,应用型大学可从所在城市中选择载体,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如嘉兴学院地处中国革命红船启航地——嘉兴,学校以红船为载体,提炼“红船精神”,形成特色文化。另一方面,应用型大学可将城市文化融入专业教育中。如广州理工大学挖掘客家文化,培养具有传承活化传统客家文化能力的创新型艺术人才。该校将客家文化内容开发成教材,建立客家文化音乐美术实习基地,成立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在教材编写、基地建设、文创产品等方面产生了一批教育教学成果。12应用型大学还可将城市文化融入通识教育中。如位于沂蒙革命老区的临沂大学将沂蒙红色文化融入通识必修课程,将沂蒙精神与传统红色文化教育相结合,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红色育人模式。13

三、学术与技能融合


在大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体形成了三种类型的大学,即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职业技术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应有科研创新能力,职业技术型大学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应有熟练运用专门技术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应用型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介于两者之间,要求学生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方法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学术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强调知识的工具性价值;与技能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强调文化素养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采取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能解决复杂的实践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虽不以追求学术为志业,但要求学生在解决复杂的实践问题时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研究问题的学术能力与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均不可或缺。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在学术与技能融合过程中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双师型”教师,更新教学策略。

1.在学术与技能的平衡中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学术表现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技能则来源于实践的经验知识。学术与技能的平衡是指不同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把握学术与技能的平衡点,实现学术与技能的融合。向应用型转型的核心是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应用型人才。以往几乎所有大学都采取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不关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向应用型转型后,应用型大学致力于培养解决复杂实践问题的人才如工程师、设计师等,既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但不同大学的历史发展、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均存在差异,学术与技能的偏重不同。在学术与应用之间,有的学校可能偏向学术,有的则可能偏向应用。如何在已有的学术基础上朝应用型发展,处理好学术与技能之间的关系,在两者融合中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每所应用型大学面临的突出问题。文华学院有一些创造性的做法,如提出中文专业设置“中文+”方向,即“中文+文化品牌”、“中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文+新媒体写作”、“中文+中文教育”、“中文+办公智能化”。另外,学校还将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分为学术、职场、技能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学术类培养目标侧重外语理论的学习,职场类与各学科专业门类结合,技能类重点训练学生外语读和说的技能。

2.通过项目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早期中世纪大学中专业学院的教师往往既是教学者又是实践者。神学院的教师是神职人员,医学院的教师是医生,法学院的教师是律师。教师不仅将已有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系统总结自身实践经验并融入教学。在大学的后续发展中,这种传统只在少数专业(如医学)中保留着。应用型大学应培养“双师型”教师,即要求教师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当前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多是学术型人才,实践经验相对匮乏。近年来,部分大学为改善教师队伍,选聘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或引进企业兼职人员来校任教,这是一种好的趋势,但他们有一个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过程。如何促进所有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是应用型大学面对的重要问题。在此过程中,应用型大学应着力搭建平台、提供制度支持,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其中,项目合作是提升教师双重能力的重要途经。通过与企业广泛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项目合作,来自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和来自实践工作岗位的教师,在共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积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在融合中生长,满足培养“双师型”教师目标的要求。

3.在融合实践中更新教学策略

应用型人才需要通过理论去指导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关系。虽然现在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对理论学习、实践应用的目标都有明确的学分要求,但两者大体处于分离状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中应强化“践中学”,“做中学,”“创中学”,“研中学”。为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改变教学策略、方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美国高校提出的“服务学习”值得借鉴。“服务学习”是一种教学和学习策略,旨在通过融合社区服务活动、课程学习和结构化反思,丰富参与者的学习体验,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并促进社区发展。14除此之外,项目化教学也是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策略。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依托进行的探究式教学,通过项目化教学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将行业案例、校企合作项目等作为素材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学生在项目化教学实践中培养核心素养。

图片      

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通识教育(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贯穿高等教育的始终。通识教育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的自由教育,主要是以训练人的智力为目的。中世纪大学,自由教育(自由七艺)重视人的理性发展,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学生需学完文学院课程后才进入神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学习。19世纪之后,以培养专门领域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教育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日益分化、知识割裂的背景下,通识教育应运而生。通识教育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专业教育则强调掌握社会需要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因为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学生既要成人,又要成才,因此学校不能忽视通识、专业两方面的教育。作为一种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通过构建通识教育模式、设置贯通式课程体系,拓展教学内容设计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1.围绕目标构建应用型通识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成人。把握通识教育的育人理念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同大学人才培养的层次、目标不同,学生类型、需求不同,因而实施通识教育的模式也不同。如学术型人才应对知识有广泛的了解,应用型人才则要求掌握形成基础核心素养所需的知识。对应用型大学而言,通识教育是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的基础。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从通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育人途经等多个方面考虑,形成应用型通识教育模式。从教育目标来看,应用型通识教育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基础核心素养,如责任感、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展开。从教育内容来看,应用型通识教育课程应以基础核心素养为目标开设,做到“少而精”,即抓住文史哲方面最基础的内容并选择少量社会科学的精品课程。从教育途径、方法来看,应用型通识教育课程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育人;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高度重视选修课的开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文华学院通过个性化教育的方式开展通识教育。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懂得尊重、承担责任、提升境界,教育内容是开设“少而精”的通识课程、每一个学生读四部(篇)经典名著、周日晚点评等,教育途径、方法是创建潜能导师制,一人一规划、一生一课表,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等。其通识教育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差异,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以个性化教育的方式贯穿通识教育的全过程。

2.在通与专的联系中设置贯通式课程体系

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内部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影响通专融合的重要因素。大学的层次、定位不同,学科专业不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也不同。通专融合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形成贯通式课程体系。应用型大学贯通式课程体系的建立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贯通式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应用型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通识课程相融合的课程。应用型通识课程已在前面论述。专业核心课程虽已受到重视,但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课程浅而杂,缺乏深度;二是忽视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通识课程相融合的课程设置还没有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两者大多处于分离状态。武汉商学院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相融合的做法值得借鉴。商科是武汉商学院的主要学科专业,学校为商科学生量身打造了两门与专业联系紧密的课程——中国商道和语言传播艺术。此外,武汉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还研发了六大课程模块,即国学与商道、科技与创新、文明与礼仪、思辨与表达、艺术与审美、管理与服务,在此基础上,拓展相应课程,形成商科特色鲜明的通识教育体系。15

3.在通与专相互渗透中拓展教学内容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还体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拓展。科学和人文都是人自己的事业,是同一个主体的两种要求、两手选择。科学技术不仅改变着世界,更改变着人类自身以及人对自身的认识。人文在增进知识、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升华境界,及至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探讨专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提出了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八种方法,收到了好的效果。文华学院正在探索在通识(基础)课教学中渗透专业教育、专业课教学中渗透通识教育,并实现两者的融合。如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教学与经济管理专业相结合,在通识教育教学中渗透专业知识,效果好。对此,学校数学任课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引入经济管理中的实践案例,培养学生应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出版了有特色的数学教材。同时,文华学院组织教师通过学习教育基本理论,认识教育的本质,形成个人内在理论,实现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在专业教学中渗透通识精神。一些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观念,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学生培养高尚价值观、提高思辨能力的领路人”;“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崇尚美好,追求上进,享受过程,明确目标,健康生活”;“帮助学生向梦而生,让学生的成长配得上未来”;“个体差异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等。


     

五、共性与特性相融合

共性生存,特性发展。应用型人才主要由应用型大学培养,其类型一致,基本人才规格相同,这是共性。各应用型大学由于所在区域不同,发展基础不同,学科专业不同,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差异不仅体现为大学之间的差异、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还包括学生群体的差异。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毛入学率51.6%”,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16与精英教育阶段相比,学生类型更加多样化。地方高校是扩招学生群体的主要承载者,面对学生类型和需求的差异,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在把握共性规律的基础上融合特性,具体可从大学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实施途径三个层面开展。

1.在分类发展中实施差异化定位

应用型大学主要是地方新建或老牌本科高校。尽管类型较为一致,但各校之间的情况迥异。首先是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受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北方与南方,东边与西边,区域差异较大。这一点在农业类大学体现得最为明显。其次是同一区域不同大学在办学类别、办学性质上存在差异。第三,同一类型不同大学发展基础的差异,使得这些学校的学科和特色专业存在差异。因此,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需要实施差异化定位,培育自身特色。如江苏省的很多高校有涉海学科,但不同高校涉海学科发展的重点不一,特色鲜明,南京大学侧重自然地理、海洋地质等学科,河海大学在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学科突出自身特色,华东船舶工业学院侧重发展船舶、轮机等相关学科,南京师范大学和盐城工学院主要涉足海洋科学和水产养殖等领域。17江苏海洋大学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海洋化工、海洋信息技术、海洋生态和环境保护、海洋经济等关键领域。18

2.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应用特征

应用型人才培养既要遵循培养的基本规律,又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展开。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有很多,如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师生、立德树人、学术自由等。应用型人才的特性是应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应紧紧围绕学以致用的目标展开。学科发展的逻辑是知识,专业发展不仅受知识分化的影响也受社会分工的影响。应用型大学专业设置应侧重于反映应用知识和社会分工。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围绕学以致用的目标,课程教学要注重通识与专业融合,理论与实践联系,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多由学术型大学培养,理论功底深厚,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应用型大学应着力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技能水平,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得的“双师型”教师。这方面可借鉴国外创业型大学发展的经验,为大学教师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提供平台和资源。

3.满足个性需求开展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经。一方面,从社会需求来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具多样性,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需求更具个性化;另一方面,应用型大学的学生比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具有更大的个体差异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更要重视个性化教育。个性不等于特性,个性应是共性与特性的融合,即共性生存,特性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既要明确学生的共性要求,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共性要求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具备所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每一个学生的经历不同,原有的知识基础不同,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不一样,人生目的和需求不一样,爱好和兴趣不一样,必须以个性化的方式,去实现共性要求。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帮助学生发掘优势潜能,认识兴趣特长、发展需要,寻找人生志向,形成自己的特性,成为特性鲜明的学生。文华学院努力开展个性化教育,创建了“三九个性化教育模式”,即三个关键点——潜能、立志、空间;三类学生——学术型、应用型、潜力型;三个一行动——一人一规划、一生一课表、一师一优课。其个性化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重视融合,在融合中生长,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以及相应的制度,形成每所大学自己的培养体系和路径。


参考文献

1]黄艳.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1.

2]郭建如.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N.光明日报,2017-12-26(15).

3]庄西真.产教融合的内在矛盾与解决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8,(9):81-86.

4]邱晖,樊千.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动力机制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102-105.

5]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大学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1):133-138.

6]董鲁皖龙.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动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青海大学培养“根在高原”的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8-07-20(1).

7]陈彩虹,朱桂龙.产学研组织间二元网络联结类型与演变[J.科技管理研究,2018,(1):191-201.

8]张紧跟.组织间网络理论:公共行政学的新视野[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480-486.

9]罗红波.博洛尼亚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31-33.

10]李晋芳.昆明学院多举措服务云南八大重点产业发展[EB/OL.http://www.sxrb.com/sxxww/zthj/wmhd/2017ynx/7187117.shtml

11]朱为鸿,彭云飞.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2):30-37.

12]黄菲青,欧阳丽萍.广州理工学院:艺术教育融合客家文化创新人才培养[EB/OL.http://science.china.com.cn/2021-04/01/content_41517311.htm.

13]刘绍静.利用红色文化构筑特色校园文化的探索——以临沂大学为例[J.临沂大学学报,2012,(3):6-9.

14]周加仙.美国服务学习理论概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4,(4):14-18.

15]代怡卉.“既专又通”的通识教育新模式——武汉商学院为学生打造“量身定制”的通识教育[N.中国教育报,2020-11-04(8).

16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005/t20200520_456751.html.

17]刘平昌.略论海洋战略视阈下的江苏海洋大学建设[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1,(14):1-4.

18]王海.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淮海工学院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为例[J.商业故事,2018,(7):130-131.


           


联系我们

  • 投稿地址:文华学院党委宣传部  027-87599739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投稿须知:1、提交的新闻稿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对稿件真实性、客观性负责。
  • 投稿须知:2、摄影和艺术设计类配图稿件,若需图片处理请联系引航团队。
  • 投稿须知:3、首页轮播图要求图片像素1380*460以上,并保证图片质量。
  • 投稿须知:4、新闻网对来稿有修改权,公平对待每一篇投稿,以质论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