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新时代战略科学家从何处来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新时代战略科学家从何处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4-17 03: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作者:郭铁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这是极富战略远见的重要论述。战略科学家是关键少数,科技革命史表明,正是关键少数改变了科学和技术范式,引领了人类的未来。战略科学家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对于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守望“国之大者”的科学巨擘

  所谓战略科学家,就是能够提出和解决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的科学问题,攻克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难关,提出科技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的科学家。如果对应到具体人,就是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袁隆平、华罗庚、陈省身等守望“国之大者”的科学家。

  战略科学家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自我驱动。他们的行为不是由名利这些外力拉动的,而是由内在的价值观、愿景预期和事业使命驱动的,也就是说,他们行为的发起不是出于获得性的需要,而是出于赋予性的需要,即自我实现和超我实现的需要。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自我驱动的最好写照。

  新中国成立时国家一穷二白,一大批战略科学家回归祖国,没有一个是为了个人名利的,驱动他们归国的动力就是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价值观,对国家未来发展愿景的坚定信心,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强烈使命感,他们也因此成为中国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奠基人、开创者。

  二是独立思考。这些科学家具有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无论来自政府、企业、人民生活,还是自由选题;所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路线和技术路线,都不是事先给定的、亦步亦趋跟随别人的,而是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结果,因而能够超越前人,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创立新的学科或开辟学科新的成长点。

  当年,邓稼先领导的核研究院理论设计小组,充分解放思想,坚持学术民主,独立自主地确定中子物理、液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物理性质这三个研究方向,纠正了苏联提供的爆炸参数,在国力极低的条件下实现了重大突破,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为中国几十年的和平发展赢得了机遇。

  三是跨界学习。这些大科学家具有强大的跨界学习能力,知识获取范围几乎横跨各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而且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综合性地解决本学科甚至其他学科的重大问题。

  钱学森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但他的贡献远远不止航空航天领域和物理学,在系统论、控制论、复杂性科学、思维科学、科学哲学、地理学、建筑学、情报学、艺术科学等领域,都有伟大的贡献。

  建设充满活力的人才生态

  自我驱动、独立思考、跨界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战略科学家的培养不能采取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也不能简单采取给利益、给“帽子”、给项目等外力拉动的办法。

  为战略科学家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和社会荣誉,是非常应该和完全必要的,但这些并不是战略科学家的驱动力。战略科学家不是计划选拔出来的,而是健康的人才生态孕育出来的。培养战略科学家的关键,是建设充满活力的人才生态,使具有战略潜质的科技人才自由生长。

  重中之重,是以培育科学精神为核心优化教育结构。应在大中小学的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之外,普遍开展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获取专业知识,而是为了获取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和人文价值观,使学生掌握问题发现方法和研究方法,形成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比较分析和观察实验的能力。通识课程围绕科学问题设计,科技与人文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科学探索的过程和人的潜力开发。正如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说,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给他。

  中国通识教材可以通过一学二用三改四创,逐渐形成中国版的大中小学通识课程教材。同时,大学要在原有教育结构中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综合学科建设。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突破常规,创新模式,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政产学研用共同为优秀学生提供全方面、全链条的资助和服务,确保有创新潜质的青年人才不因生活困难和科研资金缺乏而中止科研生涯。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进一步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维,不能简单套用行政管理的办法对待科研工作,不能像管行政干部那样管科研人才。

  首先,要建设以科学家为主体的科学共同体。以科学家为主体,就是用人单位要建设科学家本位的科研体制和机制。坚决打破唯核心期刊论文、唯“帽子”“奖项”、唯行政职务的管理方式和资源分配方式,彻底扭转学优则仕、以仕代学的风气。在党的领导下,让学术归学术、行政归行政,以学术为中心,行政为学术服务,建设包容的、诚信的、负责的新型科研伦理和创新文化。

  其次,建立以开创性人才为对象的资助体系。资助体系由政府资金主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资助对象是提出新的科学路线和技术路线的人,产生方式是自荐、推荐、竞赛、非共识评价、国家重大研发项目评价和风险投资评价等。改变跟踪模仿时期以技术项目定人才的资助方法,采取由创新人才定研发项目的资助方法,设立研发定制人才计划、非共识人才计划、会聚创新人才计划、未来人才培育计划等人才计划,为大国跃升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

  最后,完善科学家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用好战略科学家,不仅要在经济主战场上让他们承担重大科技任务,而且还要更广泛地发挥他们参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丰富科学家建言献策渠道,完善科学家特别是战略科学家诉求表达机制、建议采纳机制、沟通反馈机制,鼓励战略科学家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把咨询战略科学家纳入各级政府决策程序。赋予战略科学家推荐科技创新人才的责任,把战略科学家推荐人才纳入国家人才工作程序,明确战略科学家推荐人才的权利和责任。鼓励战略科学家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支持他们到国际学术组织和技术机构任职,在国际舞台发挥作用。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17日 07版)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