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致校园考研族
校园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已经在图书馆外排队等候进入自习室,每天当室友们已经洗漱完毕,他们才匆匆夹着书本回到寝室……寒来暑往,他们日复一日重复着朝五晚九、披星戴月的生活,“三更灯火五更鸡”“晓月当帘挂玉弓”使他们日常的真实写照,他们就是校园考研一族。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寄予厚望:“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追梦、圆梦,是需要真才实学的,“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巢院广大考研学子自觉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增强报国本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追梦者,衷心祝愿他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朱远,女,汉族,宿州市灵璧县人,旅游管理学院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2班学生,在班级担任素拓委员。2016年夏天,参加中国杭州G20峰会的志愿服务服务工作;2019年研究生考试中,考取北京语言大学王牌专业对外汉语。
和朱远学姐约了好久才见上面,与大部分考完研的人不一样,朱远学姐没有马上回家休息和出去旅游,她找了一份在银行的工作,一直干到临近毕业答辩才回到学校,这才有了这次很难得的采访机会。一大早,我们约在学校地超见面,学姐早早地就到了在等我,我们找了一家还没营业的奶茶店坐下来开始了我们的交谈。
人生在勤,不严何获
在接触的许多人当中,我感到凡是能做成“大事”的人对自己都很严格,朱远也不例外。
绝大部分考研学生都有在图书馆占位的体验,而朱远却与众不同,在一年的备考时光里,她去图书馆的次数屈指可数,除了去查阅资料和假期。她都选择在寝室里学习,而在寝室所面对的“诱惑”就非常多了,能保持全身心地投入,可谓是难能可贵。朱远是一个做事认真且投入的人,“只要我做到书桌前准备学习,什么事都干扰不了我,哪怕是旁边有人说话,我也能做到心无旁骛。”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交谈中,有一件小事让我印象深刻,在我们刚刚坐下的时候,朱远就默默地把手机倒扣在桌子上,在整个交谈过程中,她几乎没有再碰手机,在我说话的时候,她总是会很认真地倾听,回答每一个问题之前,都会思考一会再说,绝不会随随便便地回答,这不仅是对采访者的尊重,这更是她的自律与专注的体现。
生活中,不乏自律的人,但过分的自律往往会导致个体的不合群,人际关系紧张,但朱远又是一个例外。一方面她是个十分自律的人,另一方面她的性格又十分开朗,与同学室友的关系特别要好。大一分寝室的时候,朱远意外地没有和本班同学分到一起,而是单独和其他班学生分在一个寝室,在被问到自己对此的看法时,她说道:“我觉得这挺好的,如果说对我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让我多认识一群有趣的人。”确实,朱远和室友们的关系很好,即使在繁忙的大四,她们也会抽空相约,在一起疯乐,彼此分享快乐,彼此倾听经历。
除了自律,朱远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做事有规划。说到这个话题,朱远特别强调自己很有发言权,她大二的时候报考了教资考试,笔试已经通过,就是因为没有规划好时间安排,专业实习耽误了二轮面试,致使自己没有获得教师资格证,前期的努力也都付诸东流,这个遗憾经历让朱远明白了规划先行的重要性,就像古话说的那样“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向她询问近期安排的时候,发现朱远真的是把生活安排精确到日,精确到事了:从上班到回校进行毕业答辩,从与室友约会唱K到做导游带团兼职,她把近期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不没有任何空档期,不浪费任何一段时间,用她自己的话说:“生活没有规划就像一团乱麻,浑浑噩噩过日子不是我的风格。”
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在对待学习上,朱远是个坚定不移的务实派,学习来不得丝毫虚假,要想成功,必须踏踏实实地付出努力,严以律己,不然的话真的会前功尽弃。
所有的经历,都是生活的馈赠
在学习方面,朱远对自己很是严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生活很无趣,相反朱远是一个拥有有趣灵魂的阳光女孩。她特别爱笑,在交谈中她总是会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她喜欢自拍,和大多数年轻女孩一样,爱吃零食,爱追剧,在她的QQ空间里有很多爱豆的照片,偶尔也会犯犯“花痴”,同样和广大学生一样,朱远也是个“王者迷”,即使是在考研的过程中,也会偶尔和室友“开黑”,在朱远看来,适当的放松反而会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要不然生活实在是太无趣了。在交谈中,朱远一直在说她的大学四年很普通,可是对于波澜不惊的生活,她可没有消沉,她总是会很主动地去选择经历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大一暑假期间,朱远通过选拔参加了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的服务工作,成为一名G20的志愿者,这对朱远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G20杭州峰会是一场国际性大会,到来的都是各国政要,虽说作为一名志愿者与这些政要直接交流的机会很少,但是在那样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环境里对一个在校学生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一开始是激动与期待,觉得能够参加这场盛会是自己的荣幸。”作为志愿者,主要工作就是做引导和打扫会场卫生,事情虽小,可朱远丝毫不敢懈怠,始终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这可是代表着国家形象,怎么敢掉以轻心。”志愿工作繁琐且严格,让很多人不适应,但朱远的感受却有点与众不同。她觉得这次经历还是很值得的,不仅开阔了眼界,感受到许多别样的异国风情。“相比于中国人的含蓄与谦让,大部分外国人会更加开放,喜欢表达自己,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在人际交往这一方面还需要更加大胆。”除此之外,朱远在此次志愿服务工作中还意识到自己英语口语的不足。在去杭州之前,朱远对外语口语交流并没有太大关注,可是在G20杭州峰会期间,让朱远深刻认识到口语的重要性,也让她看到自己的不足,“与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相比,我们之间的差距确实不小,在这方面,我们真的需要下很大功夫来弥补。”虽然这次志愿工作很幸苦而且没有报酬,但对于朱远来说却是一场不可或缺的经历,正是因为这个经历,让她的眼光看得更远,让她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自己的选择在何方。
相比于在学习方面的严于律己,朱远在日常生活方面对自己确实“宽容”了不少,这并不是自相矛盾,而是会生活。在她看来,“每一种经历都是生活的馈赠,它自有它的道理,也自有它的收获。”用截然不同的态度有选择地来对待生活,这才是真正会生活的人应有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朱远的优秀之处。
世上所有的好运,都是努力的代名词
很多时候,不知为何,有的人总会把成功说成好运的馈赠,其实真正经历过努力的人都明白,哪有什么好运,只不过我的努力你不曾见证。
我在朱远的朋友圈里看到了一条动态,是她在考研成绩出来之后发的,下面有一条评论——真羡慕你,你的运气可真好。当时看到这条评论,朱远内心是有一点“不爽”的,倒不是对这个人有什么看法,而是对于没有经历考研这场硬仗的人来说,这其中的艰险和付出的努力,旁观者当然不会感同身受,就像朱远说的:“别人看到的是我的成功,而我为了成功付出的努力是没有人知道的,倘若不努力,幸运怎么会平白无故地找上门来。”
对于考研,朱远不是临时起意,从大学刚入学,她就有这个念头,不断为此准备着。说到为何会选择对外汉语这个专业,朱远首先坦承主要是因为自己数学不好,这可能对于大部分文科生都是一个通病,所以就像选择了一个偏文科类的专业;当然,除了这个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朱远比较看好这个专业的前景,而且自己对语言方面也是比较感兴趣,无论是哪个原因,都能看出朱远的深谋远虑,绝对不是临上阵才现决定的。
决定了方向,剩下来的就是甩开膀子加油努力了。前面提到,朱远整个备考的过程大部分都是在寝室度过的,其实凡是有决心有毅力的人,无论在哪备考,都不会影响效果的。就像在寝室备考的朱远,凭借强大的自我约束力不仅没有是自己的学习效率下降,也省去了不少烦恼。“最大的好处就是我没有那种早起去图书馆的‘悲惨经历’,我不用早出晚归,忍受酷暑寒冬的洗礼,舒适的寝室环境反而成为我考研的有利条件。”
虽说环境舒适是有利的因素,但考研肯定离不开的就是自身的刻苦努力。即使在寝室,用不着早出晚归,但是朱远也丝毫没有松懈,每天都会有严格的作息安排,一旦坐下来便是好几个小时不中断,也不会轻易得被打断。备考的过程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疲劳战,长时间得高度精神集中也让朱远受不了,本身就有低血糖的她,一天早上突然晕倒在寝室,要不是室友的椅子挡了一下,后果可真不可设想。“当时寝室里就我一个,我不知道在地上躺了多久,后来自己慢慢爬起来,就觉得很无助,心里很压抑,想放声大哭却哭不出来。”朱远坦承在这个意外发生之后,自己就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精力的投入确实有点放松,对此她在和我交谈的过程中还有点耿耿于怀,她觉得如果当时没有放松,自己的成绩也许还可以提升一点,当然生活是没有也许的,值得骄傲地是,最终朱远还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自己心仪的目标——北京语言大学的王牌专业对外汉语,可真谓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朱远的努力有了回报,这也让她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接下来的峥嵘岁月可就在北京等待着她了。
鲁迅曾经说过:“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放在了读书上。”朱远的成功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埋头苦干的她、对自己苛刻至极的她、昏倒在寝室的她……生活艰难者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对此朱远是:“倘若你不努力,你连为幸运开门的机会都没有。”她说得没错,人生需要努力,生活需要奋斗,我们更需要付出努力的决心和勇气。因为努力是逆境中绽放的光芒,付出了努力就有了改变的源泉,就有了拥有好运的机会,越努力,越幸运,就是这个道理。
和朱远学姐交流的时间不长,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活挺平淡的,没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说的”,但在采访过程中,我愈发觉得学姐看似“平淡”的大学并不“平淡”,毕竟生活的意义不全在一大堆证书与荣誉称号里,而在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这些经历对自己的改变之中,所以从这点来说,朱远学姐的大学生活一点都不“平淡”,反而是热血沸腾的,充满了正能量的光辉岁月。
作者手记:我特别欣赏朱远学姐的性格:自信、果敢、开朗。对于生活,她没有抱怨;对于遗憾,她没有惋惜;对于未来,她没有迷茫。在她看来,生活总是向前的,而未来路上的一切挑战与困难,都会成为她通向成功的垫脚石。“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这怕是对她最好的注脚。(文/柴发诚 图/受访者提供 审/陈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