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理论视野】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教材

时间:2023-05-11 15:4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类:理论视野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教材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记载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展历程,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教材。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归根到底就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更加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新时代伟大征程的生动记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十年。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回顾这段伟大征程,其间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是最为重要的线索。党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部署大都是在这些重要会议上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每次重要会议前要多次调研,会议上要做报告、说明和讲话,会后要视察推动落实,还要在相应的专题研讨班上深刻阐释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书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些活动中的重要讲话,学好这些篇目对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分重要。

新时代是从党的十八大开始的。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指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路该怎么走?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如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新时代就是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推动事业发展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重大改革决策,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依法治国,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十三五”规划,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区域要全面,第一次提出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发力提供了重要抓手,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会议公报第一次采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样的表述。这4次中央全会,研究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明确了重点。

2017年10月召开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写为国家指导思想,为推进新时代事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研究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不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阐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从13个方面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进行部署,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做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描绘了2035年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研究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做出了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十个坚持”的基本经验,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做出新的概括。

党的二十大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回顾这样的历程,有助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要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给我们党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系统回答了这些时代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可以从以下方面重点把握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我们要按照这个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党中央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相应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全面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我们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两个结合” 这个根本途径,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紧紧围绕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针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做出了“十个明确”的理论回答,提出“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在实践中取得十三个方面的重大成就,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要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同各种错误思潮坚决斗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推动各方面事业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化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保障,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紧抓住建成现代化强国的三大关键要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领导的社会革命迈上新征程,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展现新气象,全面从严治党更要有新的认识、新的作为。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我们必须高度警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清除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李志勇,本文刊登于《中国纪检监察报》2023年5月11日理论周刊第5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