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彰显美育浸润特色,展现钢琴音乐课程思政的独特魅力,2024年1月2日,教师教育学院音乐系在艺术楼音乐报告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钢琴思政教学观摩音乐会。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朱玉票、副院长蔡广、音乐专业负责人顾婷婷和音乐系部分师生观赏了音乐会精彩表演。
此次钢琴思政教学观摩音乐会作为教师教育学院“‘美育浸润’音乐实践周”系列音乐会最具特色的演出活动之一,由杨丹老师精心策划,包括上午场《钢琴之梦,西方经典》和下午场《钢琴之韵,中国之音》两个主题场次。在音乐会上,同学们演凑的一首首饱含爱国情怀和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曲目扣人心弦,跳动的音符,昂扬的旋律,让在场的所有师生和听众沉浸其中。
《钢琴之梦,西方经典》为外国钢琴作品音乐会,演奏了《肖邦练习曲OP10NO1》、《肖邦练习曲OP10 NO8》,海顿的《降E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柴可夫斯基的《四月-松雪草》、《六月》,贝多芬的《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F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莫扎特的《莫扎特奏鸣曲K545》第一乐章,德彪西的《阿拉伯风格曲NO.1》、《小黑人》,门德尔松的《无词歌》等作品,其中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经典,通过演出同学们切身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加深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培育全球视野,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将唯物主义辩证法强调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等思想体现在钢琴教学中,达到思政教育和美育浸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效果。
此外,为了达到音乐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音乐会特意从作曲技巧的角度安排演出顺序,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现代音乐,展现了西方音乐在作曲技法和表现力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带领师生逐步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和各种风格特点,感受西方音乐的魅力和价值,在美的享受中增长知识。
《钢琴之韵,中国之音》为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音乐会以“感受作品、感知音韵、感悟意蕴、升华情感”为基础,以钢琴独奏、四手联弹形式分两个部分演绎十四首中国钢琴经典作品,每一首作品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精神以及现代社会生活的独特诠释,同时也是钢琴音乐和中国文化的完美融合。通过这些作品,进一步激发演奏者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理解,增进修身立德,培育家国情怀,让在场所有师生和听众一起畅游在音乐海洋,感悟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和当代中国的伟大发展,这场演出体现了美育浸润和思政教育的巧妙融合。
音乐会演奏的十四首中国钢琴作品,涉及红色经典、器乐改编、民歌改编、原创作品四部分内容,既有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也有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新作。《快乐的女战士》选自舞台剧《红色娘子军》,表达女战士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山火》、《春舞》展现出极强的民族音乐风格,乐曲旋律明显、节奏欢快,体现出彝族人民与维吾尔族人民的乐观和热情;《彩云追月》、《夕阳箫鼓》展现了我国民族器乐与钢琴的完美融合;《水草舞》为芭蕾舞剧《鱼美人》中的音乐,表现了海底世界水光熠熠、玲珑剔透的意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旋律优美如歌;此外,还有《新疆舞曲》、《花开梦芳菲》、《枫桥夜泊》、《欢》等数首曲目,皆赢得了阵阵掌声。
音乐会在演奏者富有情感和张力的表演中完成,一首首感触人心的旋律与娴熟精湛的技巧,触动了同学们学习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求知欲;一句句细致详实的讲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热爱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培养了同学们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才华和艺术造诣,也彰显了教师教育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未来,音乐表演专业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宗旨,进一步凸显“艺术育人”和“美育浸润”的教学路向,守正创新,努力进取,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音乐人才和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文/杨丹 图/樊明霞 初审/郑艳 终审/蔡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