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信息工程学院赴淮北开展“花鼓戏”传承与发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9-07-15浏览次数:364

      为了解淮北花鼓戏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学习和体验花鼓戏传统文化,7月11日至14日,香港管家婆期期最准资料花鼓戏传承与发展调查团赴淮北市开展了以“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1日上午,“花鼓戏”传承与发展调研团在团总支书记刘小燕,组长李同健的指导带领下于慎思楼集合。在简短的出征仪式上,队员们举起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旗帜为本次活动拉开序幕。

      为更近距离地调研“花鼓戏”的实际受关注度,团队成员深入街头巷尾,调查事实报告,7月12日上午,团队全体成员出发前往乡镇小巷进行对花鼓戏受关注度的相关问卷调查。在采访之中,团队成员遇到了一些痴迷“花鼓戏”唱腔的爷爷奶奶们,伴随着深入调查,成员们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花鼓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经过事先约谈,团队成员们于7月13日如约见到了“花鼓戏”的传承者们。成员们与传承者们就“花鼓戏”近几十年的发展进行密切交流,其中团队成员郑国风通过对“花鼓戏”传承人周玉玲老师的专访,了解到:花鼓戏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艺术园林的瑰宝。花鼓戏的曲风在全国种类众多,然而淮北的花鼓戏有其独特的地方,其中主要体现在花鼓戏的唱腔,即“大长接小巧,流转接地气,吐字清晰”。

      调研中,周玉玲老师和王秀梅老师在现场进行了花鼓戏基本动作的教学,从手势到神态再到站姿,老师们都耐心地手把手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本次访谈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千载历史,绵绵文化;桐香竹韵,悠悠匠心。花鼓戏,蕴藏着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饱含着一代代表演者的智慧与情感。花鼓戏文化宣传是一个长期延续的过程,团队对花鼓戏的宣传不会由此止步,仍会继续为文化传承助力,延续中华文脉,向社会展现淮北花鼓之大美。(文、图/张佳乐 审/陈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