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管家婆期期最准资料这片充满活力的教育热土上,电子工程学院以其深厚的办学底蕴、卓越的育人成果和前瞻的科研实力,成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办学历史厚实,铸就发展基石
香港管家婆期期最准资料电子工程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78年的巢湖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伴随专业结构优化和专业学科建设需要和学校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建设定位,于2018年组建电子工程学院。四十余载的办学历程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至2024年9月,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已达1696人,联培研究生10人;办学水平持续提升,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为代表的学界专家学者,有创业成功掌舵上市公司的商界精英专家,有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为代表的基层公务员。
师资队伍充实,砥砺创新发展
学院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7人,专任教师6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30人(占比46.9%),博士32人(占比50%),硕士生导师11人。专业教师获评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高校自然科学杰出青年1人,省高校高端人才引育行动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者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省级教坛新秀6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省科教文卫体系统师德先进个人1人,受聘汤山英才Ⅰ类4人。
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培养质量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4个招生专业,形成服务十大新兴产业的特色专业群。学院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推进工程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历经多年建设,已成为安徽省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并获批“新工科”专业建设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率先开展项目化教学试点,入选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近年来,学院因赛教一体化方面的突出成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等奖各1项。
科研成果丰硕,助力学科发展
以平台建设为牵引,以科研项目为动力,推进学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近年来,学院获批新型光电系统设备与驱动优化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培育)、控制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各1项。学院教师已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期刊论文100余篇,6篇论文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研究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巢湖市青年科技奖2项。教师与企业合作,完成委托开发项目900余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科竞赛突出,彰显育人成效
学院成立了5个学科专业竞赛协会,形成“1+1”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向创新实践能力提升。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教育部A类赛事中屡获佳绩,获得数学建模国际竞赛一等奖、全国一等奖第1名在内的国家级以上奖项32项,省级奖项300余项。
就业质量高,服务地方经济
学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0%以上,毕业生主要在国家电网、龙源电力等电气相关龙头企业以及电子信息类企业从事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学院考研录取率位居学校前列,近5年,244名学生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录取为研究生。40余位毕业生参军入伍、入选“西部计划”、进入乡镇基层单位,生动践行了“德行并举,知行合一”的校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结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香港管家婆期期最准资料电子工程学院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相信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电子工程学院的明天将更加美好!(文、图/王静 初审/方愿捷 部门审核/叶松)